澳門的廢墟形象


在一座不甚華麗的廢墟前面攝影留念,其意義究竟是什麼?我猜大部分遊客都不是天主教徒,這個景點的宗教意義並不大,但卻變成了澳門的『商標』之一,遂使我不 由得不聯想到廢墟的意義……我覺得,澳門可以稱得上是香港的歷史廢墟,目前香港看不見的、想不到的仍然存在於澳門。香港到處是新建的現代化高樓,而澳門卻 相對地到處是廢墟。」這就是哈佛大學中文系教授李歐梵在其︿都巿漫游者--文化觀察﹀中的澳門形象--一個歷史幽魂的棲息地,一個帶有濃厚殖民地色彩的廢墟。

作為澳門人看到這樣的評價,心裡當然不是味兒,加上自己又身為文物大使,我所帶領的路線正好就是以大三巴為起點;所以關於大三巴牌坊的價值,我也因而能說得 上是略知一二。置其文化、藝術、歷史及建築價值不說,像李教授所言,以大三巴,一個所謂屹立不倒的廢墟形象來代表澳門,是不是正好反映了今時今日的澳門的 確仍是一個「廢墟」呢?

當然,廢墟和文化遺產不能混為一談,任何一個城市都會有其歷史,一個城市應該為自己仍保留「歷史廢墟」及文化遺產而心存感恩及慶幸。一個城巿需要文化遺骸來見証一些過去,正如北京需要圓明園一樣。

但小城澳門,保留你的「廢墟」同時,也請建設你的高樓,好讓外國教授到來的時候,看到的是個傳統與創新,現代而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呀。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