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團體文遺保育趨專業化


學者:團體文遺保育趨專業化

澳門日報| 2010-07-17

為 慶祝成功申遺五周年,凝聚社區力量宣傳澳門世遺普世價值,澳門歷史教育學會聯同關注世遺團體今日舉辦論壇,就長遠的文遺保育與社會發展匯集意見,供政府參 考。歷史教育學會會長林發欽指出,經過五年摸索,保育團體正邁向成熟,其活動和主張,不但提升了居民對文化遺產保護的認識和熱情,更重要是其經驗和人才, 已成為文化遺產保育的重要資產。

 

保育團體今辦論壇

林發欽指出,澳門成功申遺五年間,關注世遺保育團體以不同形式探討社會發展與文化遺產保護的關係,致力推廣澳門的世遺城市形象。今日舉行的主題論壇,為本澳保育團體首次聯合開辦的活動,顯見民間保育力量正茁壯成長,趨向協調、整合和專業化。

參考外國地區,民間組織早已成為文化遺產維護和管理的第一線力量,如美國和英國由民間保育團體組成的“歷史保存國民信託”與“國民信託”,都是上世紀初因民衆保育意識的提升或特殊保育事件的發生,隨後在社會輿論與法令制訂的壓力下應運而生。

 

互動協作提升質量

反觀澳門,多次保育運動事件上,總是熱鬧開場、冷清結尾,未能在保育運動結束後持續跟進事件,也未能衍生成穩定的保育力量,更未與政府建立有效的溝通和對話模式。

根據外國民間保育組織的經驗,林發欽認為,澳門文化遺產的保育團體應是時候反思,與各界及政府互動協作,提升保育質量。此過程應逐漸實現從“感性保 育”到“專業保育”,從“抗爭保育”到“協作保育”,從“單體保育”到“宏觀保育”,從“事件保育”到“規劃保育”階段過渡,既可監察政府,又與政府建立 起合作關係。

 

倡設世遺點發言人

林發欽建議,每處世遺點今後應設“遺產經理人”制度,即“遺產發言人”,日後但凡公衆教育活動、旅客參觀以至制訂景點宣傳計劃等,都由該名發言人代 辦,這些專才可考慮由經專業培訓的文化遺產管理專業人士擔任,而世遺教堂或廟宇則由原有管理人士負責內部運作,各司其職。更認同官方將租用世遺空間予團體 使用,為大勢所趨,進一步提升世遺宣傳成效。

今日下午三時,澳門歷史教育學會、歷史文物關注協會、歷史學會、文物大使協會、口述歷史協會及文化遺產導遊協會合辦的“文化遺產保護與社會發展”, 假旅遊學院啟思樓禮堂舉行,林發欽呼籲相關政府部門人員及關注文化遺產人士出席,各抒己見,集思廣益,為促進文化遺產事業發展建言獻策。

 

本報記者許文權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