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漁村蛻變成國際旅遊城市 南西灣歷史建築見證澳門昔日風采


 2015-06-15|力報

                今日南灣湖及西灣湖一帶,波光粼粼,沿岸多幢歐陸式建築,徐徐涼風吹送下,是市民及遊客跑步及散步好去處。然而,這裡其實深藏歷史底蘊,昔日天然海灣,不止漁業興旺,亦是澳門主要對外通商港口,外商絡繹不絕。

        當局近年悉心保護有關舊建築群,惟建築再美、遊人再多,亦只匆匆而過,遑論駐足欣賞,適逢今年申遺十周年,有團體為了不讓有關建築物背後故事被遺忘,特舉辦活動,帶領遊人認識及感受南西灣這一小片舊城往事,身為澳門人的你與我,又對該處歷史知多少?本報記者特意挑選其中三處,讓我們一同訴說其歷史背後的印記。

燒灰爐炮臺(現為葡萄牙駐港澳總領事官邸)

成功抗擊荷蘭入侵的助力

西望洋山東南麓

        燒灰爐炮臺普遍被認為在1622年已存在,距今400年,可能是澳門最早的炮臺,不過,炮臺在20世紀初被拆除,如今徒留石牆遺址,不講不知,原來這座炮臺曾是我們抵禦荷蘭入侵的功臣。

        事情追溯16世紀中後期的明朝年間,葡萄牙人已經租借澳門,壟斷與中國之間的貿易。惟至17世紀初期,荷蘭開通往來東方的海上航線,並對澳門虎視眈眈,發動多次侵略。

炮臺盡顯角色抵禦外敵

        為了抵禦荷蘭入侵,葡人不理明朝政府規定,偷偷在燒灰爐等地修築城牆及炮臺,終在1622年,葡荷在澳門開展一場大戰役,燒灰爐炮臺與竹仔室炮臺及南灣炮臺,盡顯其二線防禦的角色,在後勤支援上協助大炮臺,最終擊退荷蘭。

        另外,石牆上有一座黃色葡式建築,1870年已經存在, 經多次易主後,如今成了葡萄牙駐港澳總領事官邸,遊人只可自山下遠眺。追溯歷史,官邸由一對英籍夫婦將其改建成酒店,後來易手,做過療養院、中學校舍、難民收容所、英軍休養中心等。到1990 年代初,澳葡政府才收回建築,進行大規模復修,改名「峰景」五星級酒店,由於只有八個房間,用以招待特定人士及外賓,直至1999年回歸前夕,酒店結業為止。

冀青年多參與 增加對本土文化保育的認識

        自澳門成功申遺後,在官方及坊間團體推動下,市民對世遺景點認識有所增加。文物建築,與本土歷史之間有莫大關聯,綜觀現時中等教育,學生在歷史課堂上,能夠涉獵有關澳門歷史的知識有限,澳門文物大使協會理事長梁詠儀希望,能推動青年人參與活動,並親身擔任導賞員,加強對本土歷史,以及文物保育的認識,有莫大的益處。

                過去該會曾多次推出不同的世遺路線,近年則開展加多新型主題路線,冀讓市民認識世遺外,也可了解不同街區及世遺景點以外,其他歷史建築背後的故事,過去亦曾接待過學校及政府部門。梁詠儀透露,協會定期吸納新血,在培訓活動導賞員方面,除先要參加為期三個月的相關課程,包括澳門歷史、文遺知識、法規及導賞技巧等,吸納中、大學生及在職青年參與,在活動以前,亦鼓勵他們自行搜集資料、圖片,讓他們在過程中加深對文遺的認識。

                南灣(南灣湖及西灣湖)澳門填海造陸之始 南灣湖景大馬路及民國大馬路對海海岸

        填海造地在澳門非新鮮事,澳門最先填海地方是南灣。在填海前,南灣湖與西灣湖原屬一體,喚作南灣,是一片月牙狀天然海灣,清代澳門同知印光任,曾撰詩《南灣浴日》描繪,稱南灣之大可以容納一整個太陽,而「南灣浴日」被譽為「濠鏡十景」之一。昔日南灣是澳門外港,外商在灣邊停泊商船,登岸進行買賣,漁民則在岸邊捕漁及撿蠔,非常繁華。但這一片繁華景象,自1845年被連綿的填海工程徹底改變,當年澳門還只是一個面積不到三平方公里半島,但葡萄牙宣布要將澳門發展成為自由港,以吸引外商來澳經商,為了開拓土地,葡萄牙決定以填海來增加澳門土地。

        填海工程由澳督府海灘開始第一個進行工程地方是「澳督府」與燒灰爐炮臺對開海灘,隨後又在南灣以西,開闢民國大馬路、填平加思欄炮臺與舊法院大樓之間土地,直至近代,南灣湖的填海工程不斷延伸,故有了今天的旅遊塔等地,南灣亦被一分為二,變成南灣及西灣兩個人工湖,百年前一望無際的港灣風光,經歷百年填海史最終消失得無影無蹤。 

細味南西灣獨特故事 團體辦導賞遊歡迎市民參加

       澳門文物大使協會早前舉辦名為「夜遊世遺,南灣浴日」活動,目的為帶領市民及遊客在夜幕下穿梭南西灣的大街小巷,藉著遊覽歷史建築,了解該區昔日故事及變遷。

        南灣是澳門繁華的商業區,遍地寫字樓,南灣對岸即亞馬喇前地附近,賭場林立,在這區附近工作的人群不少,但要近距離接觸其舊城往事,卻鮮有機會。故此,協會特意選擇在夜晚人潮漸退時開始活動,期望參加者可放下繁囂與緊張情緒,在昏黃燈光下細味南西灣的獨特風韻。協會將於7月11日(星期六)及12 日(星期日)舉辦第二場導賞活動,費用全免,歡迎任何人士報名參加。

怡和房屋「洋行之王」在澳根據地 地址:西灣街17 號

       西灣街與公園街交界有一幢兩層高黃色建築物,看似普通西式洋房,但仔細看卻卓爾非凡,外牆上有西式雕花,但外圍矮牆卻以方形中式琉璃花磚做裝飾,配上紅色瓦筒檐頂,中西合璧,非常特別。

        原來這裡是十九世紀號稱「洋行之王」、英資「怡和洋行」在澳門的辦事處,目前怡和旗下企業有文華東方集團、宜家家居(港臺分店)、7-11便利店(港澳臺分店)等,在香港的影響力舉足輕重,但自1949年,怡和撤出澳門該辦事處後,這裡便成為該公司曾經立足澳門的印記。

怡和創辦人在此辦公

   根據資料,怡和創辦人威廉.渣甸及詹姆斯.馬地臣曾在此建築辦公,亦曾被徵用為英國駐華商務總監的行邸,與鴉片戰爭有關係密切的律勞卑、義律二人,都先後在此居住過。

                建築建於十九世紀初,鴉片戰爭之前,當時只有廣州是中國唯一通商口岸,按規定,外國商船需先到澳門查驗關稅,故當時的澳門已是國際有名貿易港,怡和創辦人看中這點,在澳門設立辦事處,同時亦為怡和大班(洋人對老闆的稱謂)私宅。一直到鴉片戰爭過後香港開埠,怡和搬到香港,房屋始被改建成別墅,其後再將半座大樓轉贈天主教澳門教區,成了利瑪竇學校;剩餘的半座,則是今天的怡和房屋,建築歷近150 個年頭,仍然屹立不倒,是昔日澳門國際貿易港風光一時的證明。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