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有心無力 坊間唯嘆可惜 下環四圍等屋


 2015-03-08|澳門日報

  舊區重整”口號叫足十年一事無成,“都市更新”無人知為何方神聖,舊樓被逼與政策鬥長命。近月的一張規劃條件圖申請,令下環鳳仙圍再次進入公眾視線,坊間促保育下環四圍。其實運輸工務、行政法務、社會文化司範疇部門均曾對四圍有所著墨,惜因業權問題止步。新馬路坊會常務理事崔家鴻心痛圍內古屋“冧完再冧”,冀政府保育從一而終,莫再“有心無策”。

六屋圍列導賞線

  鳳仙圍與南巫圍、六屋圍、幻覺圍被合稱為“下環四圍”。前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在一○年的施政辯論中,曾化身“導遊”介紹遊圍秘笈;文化局亦研究過下環四圍;民署推出的“漫步澳門街”導賞服務更將“六屋圍”列入路線;澳門文物大使協會也相當給力,多次舉辦活動推廣四圍,對圍屋的倒塌事件亦甚關注。然而四圍涉不同私人業權,不少圍屋被棄置多年致日久失修,幻覺圍、六屋圍曾發生倒塌事件。另外,雖四圍相距僅數十米,因缺乏路牌指示,若無人帶路,一般較難尋覓,圍外雖人來車往,記載本澳昔日居民生活點滴的四圍卻不為人熟悉。

鳳仙圍清末磚屋

  沿下環街轉入三巴仔斜巷直行數米,便到達早前經城規會討論的黃色建築,一旁便是有過百年歷史的“鳳仙圍”,圍內尚存兩幢清末青磚屋,惟除一號樓似有人居住外,其他均已被封上圍板。順著三巴仔斜巷樓梯直上,左轉到太和巷,便可見“六屋圍”,據聞此圍因內裡六屋而得名。圍外牆身保存尚算完好,圍內為L形巷道,有多幢青磚瓦頂兩層高舊樓,數間有人居住,亦有圍屋大門深鎖。經過百年的歲月沖刷,六屋圍可算是保留得較完整的建築群。

幻覺圍屋危危乎

  離開六屋圍轉右前行,即可見圍名頗具意境的“幻覺圍”(亦稱高樓里)。傳聞人們以往在圍內吸食鴉片,故有此稱。該圍的中式牌樓雖有破損,但上方壁畫仍清晰可見,褐色木質百頁窗亦得完整保存。據悉,幻覺圍原由五間房屋組成,可惜其中兩間已倒塌,現存的三間兩層高古屋,其一似被用作倉庫或擺放雜物,另兩間則疑空置多時,內裡漆黑狼藉。有街坊反映圍屋天花板“危危乎”,間或有瓦片跌落,內部似已倒塌。由“喃嘸佬”而演變得名的“南巫圍”內已無古舊建築。

當局須落實保育


  崔家鴻表示,當古宅牆身裂開凸出,即代表建築進入病態,壽命出現危機,圍內情況堪憂,“圍屋內狀況唔發生事都唔知道點做,或者發生事都唔知政府會點做。”苦笑市民在“乾著急”,“哎啊又冧咗一間,點算好呢?”他相信政府有業權人清單,如何聯絡溝通保育,要待具權限部門出力。主張政府若有保育意願,便應落實工作,“公佈方案後,應得以保育,如果唔係吸引注意後,好容易引起商業活動,例如樓宇買賣。”若認為建築可作長遠性旅遊項目、具價值購入,便應事前做足準備,“公佈咗唔繼續跟進,只會變成經濟行為點心。”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