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12 團體冀拓本土教育認識文化遺產


市民日報  |   2012-06-12

【本報訊】下月題「澳門歷史城區」成功申報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7周年紀念,澳門文物大使協會表示,現時本澳市民對世遺的認識並不足夠,皆因部分市民過去缺乏長期的本土歷史教育,該會未來將持續開展各項工作,重點加強青少年對文化遺產的了解,及增加普及推廣活動,加深全澳市民充分認識世遺的文化內涵。澳門文物大使協會大會主席譚志廣稱:澳門市民對世遺景點的認識仍未足夠,普及過程需要持續推行。


澳門過去缺乏長期本土歷史教育,老一輩居民對澳門歷史文化認識不多,故該會意識到應從小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青少年對歷史文化的理解和感受最深,未來工作重點會加強青少年認識文化遺產,該會計劃進入校園推廣及宣傳,而新一屆文物大使正在招募中,希望讓更多青少年參與,再帶動身邊朋輩一起參加。同時,針對年長的市民,會通過開展更多普及推廣活動,此加深本澳市民對世遺文化內涵的了解。


被問及理想的目標是否使每位市民都成為文物大使?他則說,每位澳門居民都可以成為文物大使,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很專業和深入地介紹世遺景點,這樣不太現實,只希望全澳市民對澳門歷史文化有基本了解。有些地方的國民教育做得比較好,是因為當地人對本土情況認知程度高,這種教育需要從小培養、增加居民對當地歷史的了解等,以提升對本土的歸屬感和熱愛。至於該會日後的工作,因受到人力資源和財力所限,不可能所有事務都會落區去做,只能舉辦一些普羅大眾都可以參與的活動,再透過活動的魅力,吸引更多人參與。現時該會應政府和市民要求提供導賞服務,如下月開始會派會員定點在大三巴長期提供導賞服務。


倡政府重視土生土語傳承

至於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又增多4個項目,意義在哪?對政府又有何建議?他稱:4個項目被列入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既肯定了澳門過去歷史文化的特點,亦反映出有些非遺項目瀕臨滅絕,尤其是土生土語,需要社會更加重視。當中涉及到傳承的問題,如何令青少年主動學習比較有困難,需要有一個培養的過程。他建議政府可根據當年的財政收入情況和資源,加大對相關團體的支援,提供更多資助計劃給他們,同時亦要求他們按照既定目標培養出一批新人,如澳門土生土語話劇團今年的目標為培養10個人學習土生土語初級課程,故團體就要安排人員上課及令他們掌握語言。這樣才能使政府的資助可用得其所,又能傳承文化。



標籤: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