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文物大使協會就城市總體規劃提出意見


政府正就《澳門特別行政區城市總體規劃(2020-2040)》草案進行公開諮詢,多項城市議題備受居民及社會關注,澳門文物大使協會特別就城市景觀方面向政府表達意見,並期望城市總體規劃能致力保護澳門城市景觀、舊區風貌的更新、交通配套以及城市發展需要之間的可持續發展。

澳門文物大使協會副秘書長馮艷如在意見中認為,在備受坊間關注的西望洋山景觀及南灣湖區的規劃上總體建築的限高應降低,並劃定需要保留的重要視覺和視點。馮艷如指出,建築物高度限62.7米,已經是西望洋山山頂高度。但然而若建築和山頂同高必會阻擋山體整體的山脊線,違背總體規劃中需突顯「山、海、城」的景觀原則。

另外,文本提出有關景觀視點、特定方向視域及視覺走廊。馮艷如認為是算一個開端,但作為對整體景觀有深遠影響的主要措施,文本的指引和描述並不足夠。參考不同國家地區的一般做法,總體規劃上應指明每個視覺走廊和視域在平面上的影響範圍,這樣才能讓人理解視覺走廊和視域的意義以及作為科學討論的基礎。此外,需要在總體規劃中提出對視覺走廊和視域的修改的情況下的相關條文,例如日後需要修改,如新增、擴張、縮減甚至取消視覺走廊時所對應的的處理方式。

另一方面,草案中提出配合內港的「沿岸商業街暨水岸公園」計劃。馮艷如認為這是機遇卻危險的一個措施。雖然這是盤活內港環境和治水的一個主要方針,但一方面,因該區絕大部分地方未被評定為文物,導致該區有價值的建築仍受被消失的威脅;另一方面,把內港轉化為商業區,這意味內港本身的貨運功能會被取締,同時對該區以海洋近岸經濟為生的一系列經濟商業活動將會被停止,當局必須思考和指出其可能的結果,並公佈更多細節來讓公眾討論及參與內港的更新。

馮艷如又指,總體規劃對步行和單車規劃墨明顯不足。應該利用填海地和新市區地形平坦的區域優先發展步行和單車徑,令在詳細規劃中有條件去設計增加如步行系統和市區單車道等,讓市民和遊客能以人身的角度和空間去感受澳門的環境和城市風貌,同時達到健康城市的目標。

回歸以來,隨著澳門文化地位的提升,特別是申遺成功後,市民和社會整體對城市景觀的要求越來越高。澳門文物大使協會希望社會長期等待以久的城市總體規劃能更有效、有系統和合理地保護澳門獨有的城市風貌,以妥善地為澳門的市民和下一代留下這寶貴的歷史城市景觀,可持續地促進澳門的繁榮、穩定、快樂的城市發展。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