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拓展澳門文保事業的國際視野、交流文遺活動的新動向,由澳門文物大使協會主辦,澳門基金會資助“2025台灣阿里山文化資產走讀之旅”於日前圓滿完成,一行十六人在澳門文物大使協會監事長柯浩然的帶領下,到訪了台灣嘉義縣,展開了為期五日的交流活動,並與來自台灣及馬來西亞的文保社團進行深入交流,收穫豐富。
行程上,交流團先和台灣阿里山青年大使協會、馬來西亞檳城“Arts-ED”、台灣九份金礦博物館、“鹹味島”合作社、“傳承者”等多個文保社團及單位進行研討會。澳門文物大使協會大會主席譚志廣致詞時表示機會難得,樂見與台灣、馬來西亞的文保社團交流活動經驗,認為同樣作為文旅事業興旺之地,台、馬兩地的文化保育經驗對澳門而言極富參考性,表揚三地文保人心連心,共同為文化事業作努力。其中在經驗分享的環節中,澳門文物大使協會監事長柯浩然等人分別對本會多年來的努力成果進行了簡煉而深入的講解,在鼓勵澳門青少年投身文遺領域、增進本地文保認知及意識等方面交出了不俗的成績,深具示範意義。
此後,本團分別參訪了鹿麻產車站和竹崎車站,瞭解鹿滿過去作為菸葉產地的歷史變化、鹿竹兩區林鐵人的人文故事,並在竹崎高中聽講台灣作家陳竹奇關於其故鄉竹崎的文學創作經驗,及參與神像繞境的民俗活動,深入體驗當地的人文風俗。之後本團到訪阿里山國家風景區,探索阿里山的自然地理環境及當地原住民鄒族的歷史發展,深入領略阿里山作為台灣世遺潛力點的獨特魅力及深厚的文旅潛力。
會員福利副總監鄧智聰表示在此次行程中印象最深刻的環節就是有關阿里山林業火車及其站點的講解導賞,了解到阿里山何以獲選成為台灣的世遺潛力點,並透過台澳台兩地文遺保育工作對比知悉到兩地之工作差異,相信對往後工作大有裨益。
未來,澳門文物大使協會將繼續貫徹創會宗旨,有機汲取世界各地更多文遺保育及創新實踐經驗,堅持愛國愛澳,貫注澳門文遺研究,代代傳承文遺事業,傳揚澳門文旅印象,建設一國兩制下澳門繁榮豐盛的文化新形象。
本次考察團團員還包括澳門文物大使協會前會長廖嘉豪、秘書長劉佩雯及若干會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