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遺產動產與不動產保存與修復入門培訓計劃2025章程




一、 簡介

在文化發展基金的資助下,澳門文物大使協會首次舉辦「文化遺產動產與不動產保存與修復入門培訓計劃2025」,旨在推廣文化遺產保存與修復的專業知識與技術。隨著澳門文化遺產保存與修復技術的日益完善,此計劃結合國際趨勢與本地實踐,邀請本地行內專家擔任導師,透過專業授課、實作體驗及案例分析,帶領參與者深入瞭解文物保存與修復的重要性與方法。活動不僅適合對文化遺產有興趣的公眾,更為文化教育扎根與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平台。誠邀各界人士參與,共同探索文化遺產的保存價值與未來方向。


二、 主辦單位

澳門文物大使協會


三、 資助單位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發展基金


四、 目的

(1) 加強澳門居民對文化遺產的動產與不動產的保存與修復的認知;

(2) 培養青年人的國際視野,尤其是世界遺產城市組織(OWHC)的工作動態,以及其他會員城市的文保工作情況,助力澳門履行正式會員城市的義務;

(3) 推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歷史性城鎮景觀」概念,加強青年對保護世界遺產的方法的認知,以及藉思考適用於澳門世遺的保護方法,深化青年對澳門及國家的歸屬感;

(4)加深青年人對本地歷史文化、文保議題和各地文保工作的認識和了解。


五、   學員招募

(1) 對象:對動產與不動產保存與修復感興趣的澳門居民

(2) 名額:25人

(3) 費用:

會員:報名費澳門元貮佰圓正(MOP200.00)

非會員:報名費澳門元肆佰伍拾圓正(MOP450.00)

另外需付保證金澳門元壹仟圓正(MOP1,000.00)

(符合出席率者將獲全額退回保證金)

(4) 報名方式:https://forms.gle/riX8rr1btx876msx9

(5) 甄選方法:履歷審閱,若有需要另附面試。

(6)報名日期:即日起至2025年3月31日

(7) 結果公佈日期:2025年4月5日,結果將以電話和電郵通知。



六、 導師

張志鵬修復師擁有文化資產維護碩士學位及車輛工程工學學士學位,專攻器物修復,尤其擅長三維藝術品的保存與修護。自2011年起,他於台灣、挪威、新加坡、香港、澳門、上海、保加利亞、馬來西亞、丹麥、印尼及印度等地參與文物、古蹟及藝術品修復工作,累積超過十年豐富經驗。其服務範疇包括藝術品與古物的修復、保存及維護,損壞記錄與修復過程文件化,室內外藝術品清潔與維護,藏品狀況評估及修復項目規劃,並提供展示與存放建議。專精於博物館物件、雕塑、工業與建築鐵製品等,涵蓋金、銀、青銅、鋼、石材、玻璃、木材、陶瓷等多種材料修復。


七、 課程安排

上課地點:M軸空間(澳門三層樓上街10號大興新邨J舖)

日期

星期

時間

單元

時數

4月11日

19:00-22:00

單元1:澳門及世界各地文化遺產保存修復案例分析

(澳門及世界各地文化遺產保存修復成功案例及失敗案例、澳門及世界各地文化遺產保存修復面臨的挑戰與對策)


3

4月12日

10:00-13:00

單元2:動產保存修復基礎知識

(動產的定義與分類、動產損壞的原因與機制、動產保存修復的原則與倫理、動產保存修復的常用材料與工具)

3

4月12日

14:30-17:30

單元3:不動產保存修復基礎知識

(不動產的定義與分類、不動產損壞的原因與機制、不動產保存修復的原則與倫理、不動產保存修復的常用技術與方法)

3

4月13日

10:00-13:00

單元4:實作課程

(文化遺產動產實作)

3

4月13日

14:30-17:30

單元5:實作課程 + 成果分享會

(文化遺產不動產實作)

3

(*實際上課日期可能因導師時間而有所調整)


八、 評核方法

完成課程並於「成果分享會」上展示作品,且出席率達九成的學員可獲發證書。


九、活動備注

(1) 任何最新通知將在本會網站內公佈。

(2) 有關個人資料只用作是次計劃及相關用途,計劃結束後,將會銷毀。

(3) 本會將會為各位入選參加者購買保險。

(4) 本會將安排工作人員以拍照或錄影方式記錄活動情形,作為存檔及活動新聞之用,亦可能作日後本會同類型活動宣傳推廣等非商業用途之用,不作另行通知。

(5) 各參加者須同意主辦單位的安排及決定,不得異議。

(6) 本章程如有未盡善之處,本會有權作補充解釋及最終決定權。

(7) 活動保證金:符合出席率者將於活動結束後,獲全額退回保證金。


十、查詢

如有任何疑問,歡迎致電 (853) 6238 6441或電郵至 info@mhaa.org.mo查詢。


活動報名:https://forms.gle/riX8rr1btx876msx9


你的段落文字.png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