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楚華+廖嘉豪《遺城詩路》——實景互動演出


劉楚華+廖嘉豪《遺城詩路》

實景互動演出


作為主創,劉楚華和廖嘉豪每年都在探尋《遺城詩路》的新主題,從荒涼廢墟到興盛香火,從僻靜海濱到擁擠街道。


從2012年開始,澳門文物大使協會和英姿舞園開始了具有實驗精神的文化導賞之旅《遺城詩路》,邀請本澳土生土長的詩人、音樂人、舞者、演員及視覺藝術家共同參與。世遺前尋覓的思緒、古城中低吟的琴詩、夜幕下探索的舞步、穿越時空的幻想......


創作者選擇在晚上這個時間點,由文物大使帶著觀眾,漫步穿行在世遺建築中,細味古今,探索澳門世界遺產及其周邊相連之生活區域的關係,以“五感”喚起對遺城舊區人文、歷史與哲學的思考。


《遺城詩路》的主題年復一年推陳出新,從第一屆的夜間環境導覽演出,到第二屆具有實驗精神的文化導賞之旅,再到城市遊歷概念的跨媒介藝術平台。主題始終圍繞 “觸動五感.探索藝術・領略遺城生活之美” 的宗旨。


劉楚華

晚上9點後的澳門

才是我們的澳門

放下一身的忙碌,安靜思緒,打開身心,微風、星月、街燈,我們聽到澳門的另一種聲音,接受生命的訊息和啓示。

澳門一些老街區,保留了過去的圍、里、巷的空間特色,組成昔日澳門民居生活的肌理。

在遺城詩路中有一段窄窄的長路,只能容一人,踏進去,像是穿越“時光隧道”到另一個時空,而攀扶著古壁拾級而上,回望,是另一道風景。


為避開日間遊客,給澳門人了解澳門文化提供另一種選擇,十多年前,澳門文物大使協會推動了“夜遊世遺”項目。2012年,“夜遊世遺”做出突破,製作結合“漫步+世遺歷史題材+文學+表演形式”的環境導覽作品《遺城詩路》。


《遺城詩路》類似漫遊式劇場,它融合了文學、文物導賞、表演藝術等多種元素,以當代藝術為媒介,向參與者傳達文物知識,而居住在世遺周邊的居民,也被說服,間接地融入其中。


廖嘉豪

黑夜包裹下的世遺

傳遞另一種訊息

《遺城詩路》的logo由兩個圓圈交叉構成,圓形是月亮,預示參與者在月夜下漫步。兩個圈是“集合”產生的“交集”,喻意藝術文化與世遺及其周邊生活空間產生的連結。



來源:微信公衆號:蓮花傳媒 --《當世遺遇見了後浪......》  

文章連結:當世遺遇見了後浪......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