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俊榮及文物保育人士 共同探討文物保育


2015-08-13|濠江日報

  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與多名關注文物保育的人士出席電臺時事節目,與聽眾討論本澳的文物保育工作。譚俊榮稱,今年是澳門歷史城區申遺成功10週年,過去行政長官崔世安帶領的特區政府對文物保育工作不遺餘力,相信大家有目共睹。他認為,文物保育和城市發展無牴觸,可以做得更好,做到平衡的角色。

  節目於昨日早上8時開始,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歷史文物關注協會副理事長陳樹榮,文物保存修復學會副理事長鄭國興,澳門文物大使協會會長廖嘉豪,建築師馬若龍、呂澤強出席節目。

  譚俊榮表示,很多人不明白,以為文化遺產的保護保育會影響城市或經濟發展,但他認為相反,透過文物保育可令城市有新的發展動力。他又稱,中央定位本澳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本澳最缺少卻是旅遊資源,特區政府必須好好保育澳門作為中西文化匯聚的優勢,他上任以來,對文化局作出重要指引,要求好好保育特區所有文化,特別是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譚俊榮肯定文化局工作,強調特區政府「有心做這件事」。

  陳樹榮表示,社會上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越來越重視,文化意識增強。他建議將未被列入文化遺產,但具爭議性的建築物作臨時登記,予以保護。鄭國興認為,現時文物保育中,存在不少爭議事件,包括燈塔事件、新城B區樓宇高度、愛都酒店事件等。其中愛都事件自文遺法生效後,首次有市民申請要求文化局對愛都啟動不動產評定程序。種種事件的意見分歧,反映了市民未能夠對保護歷史建築達到一致共識。多數反對意見認為保育是阻礙社會發展,而忽視了它本身的價值。他稱,不應為短期利益放棄長期發展,形容賭業並非「千秋永享」,但百年後松山燈塔及主教山將依然屹立。

  廖嘉豪認為,文物保育是為了下一代,建議中小學加強對澳門歷史的教育。馬若龍指,澳門世遺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監察,加上現時亦有很多年輕人和市民有社會責任和公民良知,為文物保育發聲,非常重要。呂澤強指出,世遺管理和城規有關,建議改善大三巴區的管理。

 



標籤:

回最頂